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

健康医学院

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健康医学院

大健康资讯专栏

“荆院健康行”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第 26 期——尿毒症知识小百科

来源:健康医学院    编审:健康医学院    审核:健康医学院    日期: 2024-07-08 17:07:53

一、尿毒症是什么

  (一)概述

  尿毒症是急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体,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、全身各系统症状等,常见原因有肾小球肾炎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等,治疗包括对因治疗、对症治疗、肾脏替代治疗等。

  (二)发病情况

 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。2011年美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高达15.1%。据2012年的数据表明,我国目前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.8%;慢性肾衰竭的年发病率约为0.3‰,患病率约为1‰。男女发病率分别占38%和62%。具体到尿毒症发病情况还没有更确切的数据。

  (三)病因

  任何能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疾病,均可能引起肾衰竭,最终引起尿毒症。

  常见原发疾病如下: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、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、肾小管间质疾病,如慢性间质性肾炎、慢性肾盂肾炎、尿酸性肾病、梗阻性肾病等,肾血管疾病、遗传性肾病,如多囊肾病、遗传性肾炎等。

  (四)诱发因素

  如果存在以下因素可导致病情短时间内急性加重。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或加重,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缺血性肾病等。有效血容量不足,如低血压、脱水、大出血或休克等。肾脏局部血供急剧减少。使用肾毒性药物,如非甾体抗炎药、氨基苷类抗生素、对比剂、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。泌尿道梗阻。其他因素:严重感染、高钙血症、肝衰竭、心力衰竭等。

  (五)发病机制

  肾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最重要的器官,机体物质代谢产物多从肾排出。肾功能减低乃至衰竭时,代谢产物排出能力降低,大量积累,成为尿素蓄积溶质,即所谓“尿毒素”。

  尿毒素可扰乱机体正常代谢,引起系统、器官功能紊乱,结构损伤,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,导致尿毒症。

  (六)症状

  慢性肾脏病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,或仅有乏力、腰酸、夜尿增多、食欲减退等轻度不适。当病情发展至尿毒症期,除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外,还可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,具体症状如下:

  1.水代谢紊乱:多尿、夜尿增多,或者少尿,甚至无尿(24小时的尿量少于400毫升,约1小瓶矿泉水,称为少尿;如果24小时的尿量少于100毫升,就称为无尿)。

  2.电解质紊乱。

  3.酸碱平衡紊乱: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乏力、反应迟钝、呼吸深大,甚至昏迷。

  4.消化系统表现:最早、最常见,常见表现为食欲缺乏、恶心、呕吐、口中有尿味。

  5.呼吸系统表现:呼吸困难、咳嗽、气短、气促等。

  6.心血管系统表现:头痛、呼吸困难、心悸、不能平卧呼吸、全身水肿。心血管系统疾病是肾衰竭最常见的死因。

  7.神经系统及肌肉表现:神情淡漠、谵妄、惊厥、幻觉、嗜睡、昏迷、精神异常等;下肢麻木、烧灼感或疼痛感,四肢无力,走路不稳。

  血液系统表现:皮肤、黏膜、牙龈出血,头晕、乏力等。

  8.骨骼系统:骨痛、行走不便。

  9.内分泌功能紊乱:性欲低下、女性闭经、不育等。

  10.皮肤表现:如面色苍白晦暗、色素沉着、排汗困难、瘙痒、溃疡等。

二、就医科室

  (一)肾内科

  如出现腰酸、夜尿增多、晨起时上眼皮或面部水肿、下肢水肿等症状,或体检发现尿常规、肾脏相关检查结果异常,建议及时就医。

  (二)急诊科

  如出现呼吸困难、消化道出血、意识障碍、抽搐、意识模糊等症状,建议立即拨打“120”或急诊科就诊。

  (三)就医须知

  就诊须知:挂号、资料准备、常见问题。

  (四)就医提示

  建议穿宽松的衣服,方便更好地完成检查。

  (五)就医准备清单

  1.症状清单

 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、特殊表现等。

  有晨起时上眼皮或者整个脸水肿吗?

  有夜间尿量增多或起夜次数增加吗?

  尿量有变化吗?每日尿量大约多少?

  尿的颜色有变化吗?

  有腰部酸痛不适、乏力、食欲减退、胸闷等症状吗?

  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?

  2.病史清单

  近期用过什么药吗,如止痛药、退热药、抗生素、造影剂、中药等?

  是否有肾小球肾炎、肾盂肾炎等其他肾脏疾病?

  是否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自身免疫病等慢性病?

  3.检查清单

 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,可携带就医。

  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、血生化、尿常规。

  影像学检查:肾脏超声。

  4.用药清单

 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,如有药盒或包装,可携带就医。非甾体类抗炎药:阿司匹林、布洛芬;氨基糖苷类抗生素:卡那霉素、链霉素;含马兜铃酸的中药:关木通、广防己;降压药:硝苯地平、卡托普利、缬沙坦;利尿剂:氢氯噻嗪、吲达帕胺、呋塞米。

三、诊断

  (一)诊断依据

  1.病史

  有慢性肾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病史。

  2.临床表现

  症状:出现乏力、腰酸、夜尿增多、食欲减退等症状。体征:皮肤黏膜检查:可见面色晦暗、结膜苍白,眼睑略水肿。部分可存在皮疹、出血点、口腔溃疡等表现。胸部检查:左心室肥大可出现心浊音界增大,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心脏杂音、心率增快、肺底有湿啰音。四肢检查:双下肢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,系统性疾病患者可有关节病变。

  3.实验室检查

  血液检查:常用项目:包括血常规、血生化、肾功能(肾功能检查需要采集血液和尿液)等检查,主要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、肌酐、尿素氮等物质。

  检查结果:血常规结果常见红细胞计数下降,绝对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,血红蛋白浓度降低,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降低,可能存在贫血。血生化检查常见示血浆白蛋白降低、血钙降低、血磷增高、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,血钾和血钠可增高或降低等。血肌酐、血尿素氮水平增高,提示肾功能下降。

  注意事项:注意除血常规外,其他需要抽血检查的项目,检查前一天晚上需清淡饮食,10点以后禁止摄入食物和饮水,次日早晨空腹检查。

  尿液检查:常用项目:包括尿常规、肾功能等检查,有助于了解肾脏功能。

  检查结果:常见蛋白尿;尿沉渣检查中可见红细胞、白细胞、颗粒管型和蜡样管型;尿比重或尿渗透压下降或等渗尿。

  注意事项:采集尿液时一定要留清洁中段尿,即在尿液不间断时弃去前面的那段,用尿杯接取中间的那段尿液。

  影像学检查:肾脏B超:早期肾脏大小正常,回声增多不均匀;晚期显示皮质变薄,皮髓质分界不清,双肾缩小等。肾脏B超检查前一般不需要特别准备,但应注意肾脏B超检查前勿大量饮水。

  同位素ECT:有助于了解早期单侧和双肾总体肾功能受损程度。检查前至少三天应饮食清淡,不要饮酒、暴饮暴食或过度疲劳,以免影响检查结果。

四、治疗

  (一)治疗目的和原则

  治疗目的:去除病因,维持内环境稳定,防治并发症,促进肾功能恢复。

  治疗原则:主要采取对因治疗、对症治疗、肾脏替代治疗等。

  (二)对因治疗

  1.积极治疗原发病

  病因多样,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损害是三大主要病因。有效治疗原发病,可延缓病情进展。

  (三)对症治疗

  1.纠正水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

  水、钠平衡失调: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。有明显水肿、高血压时,可使用袢利尿药,如呋塞米。严重水钠潴留、急性左心衰竭者,应尽早透析治疗。

  代谢性酸中毒:一般可通过口服碳酸氢钠纠正。如果血pH<7.2,可采用碳酸氢钠静滴。

  高钾血症:停用一切含钾药物和食物。使用10%葡萄糖酸钙,可以对抗钾离子心肌毒性。葡萄糖与胰岛素合用促进糖原合成,使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。清除钾可用离子交换树脂(口服1~2小时起效,灌肠4~6小时起效),利尿剂(多使用袢利尿剂,以增加尿量促进钾离子排泄)。

  高磷血症:除限制磷摄入外,还应加用磷结合剂口服,如碳酸钙、醋酸钙、司维拉姆、碳酸镧等。

  2.治疗钙代谢失调和肾性骨营养不良

  血清钙浓度升高者,则应暂停应用钙剂,以防止转移性钙化的加重。对明显低钙血症患者,可口服骨化三醇。

  3.纠正贫血

  当血红蛋白<110g/L或血细胞比容<33%时,应检查贫血原因。如有缺铁,应予补铁治疗,必要时可应用红细胞生成刺激素治疗,包括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(rHuEPO)、达依泊丁等,直至血红蛋白上升至110~120g/L。

  4.促进肠道清除尿毒症毒素

  通过口服氧化淀粉、活性炭制剂、大黄制剂等,可促进尿毒症毒素由肠道排出,减轻氮质血症,缓解尿毒症症状。适用于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病人。

  5.控制感染

  应尽早使用抗生素,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对肾无毒性或毒性低的药物,并按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。

  6.其他症状治疗

  皮肤瘙痒:皮肤瘙痒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乳化油剂涂抹,口服抗组胺药、控制高磷血症及强化透析对部分病人有效。高脂血症:可使用他汀类或贝特类药物。

  7.肾脏替代治疗

  在尿毒症期,患者自身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,肾脏替代治疗是重要治疗。

  8.透析治疗

  血液透析:通过机器将血液泵出体外,过滤后再输回体内。

  优点:短时间内可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,尤其适合肺水肿、高血钾和部分药物中毒的快速解救。

  缺点:可能出现出血、感染、血栓形成、脑水肿和透析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。

  腹膜透析:通过向腹腔内灌注透析液,利用自身腹膜,实现血液与透析液之间溶质交换以清除血液内的代谢废物、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,同时清除过多的液体。

  优点:腹膜透析可在家中完成;不会出现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;并发症少见,更适合心脑血管系统不稳定的患者。

  缺点:长期腹透可能出现腹壁变薄和疝气;可出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、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等并发症。

  9.肾脏移植手术治疗

  优点:成功的肾移植可恢复肾脏功能。肾移植手术后1年存活率可到95%,5年存活率80%以上,10年存活率60%左右。

  缺点:术中及术后均有相应的风险,可并发感染、出血、周围脏器损伤、移植物排斥反应,甚至死亡。

  肾脏移植后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,如糖皮质激素、霉酚酸酯、环孢素、他克莫司、硫唑嘌啉等。

五、用药注意事项

  以上所有药物都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口服药物治疗时,出现不良反应,如恶心、反酸、腹痛等,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。

六、预后

  (一)治愈情况

  尿毒症不可治愈。如果能够及时规范的治疗,可以延长生存时间。如果治疗不及时,生存时间会明显缩短。

  (二)危害性

  尿毒症需要定期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,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,还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压力。尿毒症是肾衰竭的终末阶段,严重时可引起患者死亡。

七、日常管理

  (一)饮食管理

  需要由专业医生结合病情,定制个性化营养方案。宜软食,忌硬食及油炸食品。饮食宜清淡,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、白酒等刺激性食物。

 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,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0.6~0.8克,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.0~1.2克。补充优质蛋白质,如鲜奶、蛋类、肉类等。如有条件者,可在低蛋白饮食基础上,同时补充α-酮酸制剂。

  摄取足够的热量:可选用热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,如麦淀粉、藕粉、薯类、粉丝等。

  控制饮水:饮水量为前1天总尿量加上500~700毫升。

  控制盐(钠)的摄取:1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;可以改用糖、葱、姜、蒜等来改善口味。避免食用高钠食品,如加工罐头、腌熏制品、酱菜、泡菜、咸菜及速食品。

  避免食用高钾食物,高钾蔬菜有菠菜、空心菜、紫菜、海带、胡萝卜、马铃薯等。高钾水果有香蕉、番茄、枣、橘子、芒果等。低钾水果有凤梨、木瓜、西瓜、草莓、柠檬等,但也不宜大量食用。

  避免食用高磷食物:高磷食物有全麦谷类及制品、动物内脏类(肝、肾、脑等)、坚果、巧克力等。

  (二)心理支持

  主动学习相关疾病知识,比如发病的原因、治疗策略等,有助于了解病情并做好心理准备,增加恢复健康的信心。保持轻松、稳定的情绪。

  (三)皮肤管理

  为了预防长久卧床导致压疮发生,要经常变换体位,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。洗澡时,不要用过热的水,不要用力搓洗或摩擦水肿皮肤,以防损伤,穿着宽松的衣服。

  (四)生活管理

  卧床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平时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、感冒,戒烟,减少接触二手烟的机会,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。

八、病情监测

  需要密切监测血压、血糖、呼吸以及心律的变化,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意识和神态。按时服药。药物治疗期间,如果出现不良反应,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。

九、预防

  (一)积极治疗原发疾病

  早期诊断,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疾病,如慢性肾脏疾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,是保护肾功能和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,也是预防尿毒症的基础。

  (二)保持良好生活习惯

  定期体检,至少每年一次。注意给密闭房间定期通风,通风时注意保暖。季节交替时,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,尽量避免去商场、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,出门可以戴口罩。适当运动,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。不乱用药物,使用任何药物都要遵医嘱。日常饮食方面,注意均衡营养,保证蛋白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,戒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