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健康资讯专栏
“荆院健康行”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第 44 期——水果知识小百科
一、水果的重要性
1.水果是大家既熟悉,又非常爱吃的一种食物。经常吃水果对人身体是十分有益的,它含有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丰富的食物纤维,还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,可以预防疾病,还能增进消化,改善心肌功能,对维持人体内酸碱平衡起着调节作用。
2.还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抑制食欲,有减肥瘦身的功效。同时还能润养皮肤,抑制黑色素的形成。
二、吃水果的建议
1.吃水果的时机。当血糖控制比较理想,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.8mmol/L以下,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/L以下,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.5%以下,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,就满足享受水果的先决条件了。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,可先将西红柿、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,等病情平稳后再选择水果。
2.吃水果的时间。水果一般在两次正餐中间(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)或睡前一小时吃,这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。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。
3.吃水果的种类。各种水果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约为6%~20%。应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较慢的水果。后者对不同的糖尿病人可能有一定的差异,可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作出选择。一般而言,西瓜、苹果、梨、橘子、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,对糖尿病人较为合适,而香蕉、红枣、荔枝、菠萝、葡萄等含糖量较高,糖尿病人不宜食用。
4. 吃水果的数量。根据水果对血糖的影响,每天可食用200克左右的水果(可提供约90千卡的热量),同时应减少半两(25克)的主食,这就是食物等值交换的办法,以使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。
三、吃水果的注意事项
1.选择新鲜熟透的水果。为了避免摄入有害物质,应选择外观新鲜、熟透并且没有腐烂和病虫害的水果。熟透的水果更容易被人体吸收。
2.注意清洗水果。在食用水果之前,需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水果,以去除表面的尘土和农药残留等。如果可能,可以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。
3.避免空腹吃某些水果。某些水果,如柿子和香蕉,含有较多的鞣酸和糖分。如果空腹吃这些水果,容易导致胃不适。因此,建议在餐后食用。
4. 控制水果的摄入量。尽管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,但过量摄入也会带来问题,比如糖分摄入过多等。所以需要控制每天水果的摄入量。
四、其他事项
1.受胃肠道疾病影响的人最好不要同时吃酸性水果和甜性水果,例如柿子和草莓、樱桃、柑橘等组合。这样容易引起胃肠不适、恶心、呕吐等。
2.酸性水果和含精蛋白的水果(如猕猴桃、草莓、樱桃等)同时食用也会影响人体吸收钙质,因此这两种水果最好不要同时食用。
3.梨和香蕉一起食用不宜过多,因为这两种水果都会产生大量果胶,在一起吃容易阻塞肠道。而且梨和菠萝、柿子、木瓜等水果同食也容易引起胃肠不适。
4.西瓜和香瓜不能同时食用,因为这两种瓜都属于寒性水果,吃多了会影响胃肠蠕动,引起肠胃不适。
5.柿子和螃蟹、虾等一起食用会导致身体中毒,因为柿子中的单宁鞣酸和螃蟹、虾等海产品中的富含钾的成分相遇后会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难以消化的物质。